中文 | EN | 加入收藏

新聞中心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夏至已至 地酒天長
【編輯日期:2019-6-21】  【作者:admin】   【瀏覽量:


 

 

夏至有雨三伏熱,輕酌美酒享清涼。

 

六月未央,暑氣已來。

當長得似乎看不到盡頭的白晝伴隨熱氣漸漸襲人,

寬衣搖扇,細數星斗,

不覺一年光景已是夏至而秋相隨。

此起彼伏的蛙聲,細微清脆的蟋蟀,

夏夜短暫的涼爽因著白日的燥熱彌足珍貴。

平淡日常的生活,

需要這些自然純真的微小來過濾出

哪怕只是罅隙的寧靜。

 

 

夏至已至,年已過半。

 

“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

 

半夏生,木槿榮。”

 

說明一年的這一時節鹿角開始脫落,

 

蟬兒開始鳴叫,半夏、木槿兩種植物逐漸繁盛開花。

 

 

中國民間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

 

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

 

民間有

 

“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北方愛吃面,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簡簡單單吃碗面,搭配一杯小酒,

 

算是過節了,

 

一頓飯下來,渾身細汗微微,臉色清亮,

 

目光炯炯,整個人渾身通泰,

 

有著使不完的勁。

 

 

夏至時節,瑯琊臺酒的釀造隨著環境溫度變化漸入佳境,

 

釀酒環節離不開微生物的作用,

 

夏至起,喜陰生物繁盛生長,

 

酒中那一抹馥郁的醉意,正是在這個時節積蓄力量。

 

釀酒車間師傅們揮汗如雨,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酒香,

 

這是喜獲豐收的味道,這是夏不釀酒前最忙碌的時間段,

 

大師傅們積蓄著渾身的能量,

 

化作滴滴香濃在四周暈染成了一幅水墨畫,

 

或工筆、或寫意,酒香或濃或醬或清總相宜。

 

中醫理論講

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

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

注意保護陽氣,著眼于一個“長”字。

 

夏至的炎熱對心臟不利,一到夏天,

我們普遍會有一些心慌、胸悶的癥狀,

所以要養心,要通心經。

接下來還要注意防暑清熱,因為暑熱天氣,

很多人在這段時間會出現一些苦夏癥狀。

所以中國人都會選在夏至補一補,

并借旺盛的陽氣幫扶身體,冬病夏治,

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醫學認為,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肝經,

有清熱祛暑等功效,對治療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等病有一定的作用,

適宜夏季煩熱、口渴多飲、中暑發熱等病患者服食。

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苦菜、苦瓜、芹菜、萵筍等,

皆能清泄暑熱,提神醒腦

 

 

夏至這一天,

想你的時間最長,夢你的時間最短。

半夏流年,光陰錯落有致。

此季的心情與這灼灼之期的花兒一樣,

清艷曼妙,安靜綻放。

消暑時節,靜坐院中,思睡昏昏,

一杯清涼酒一飲而就,

不禁詩興大發:

 

 

 

古藤老樹昏鴉,

晚飯有魚有酒有蝦,

空調 WiFi 西瓜。

夕陽西下,

有你,有家。

和你清涼一夏,

 

地酒天長。

 

 

 

 

 

 

 

如果您對我們或者我們的產品感興趣,要記得與我們取得聯系哦!
 
青島科海生物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三沙路3316號     郵箱:kehai@langyatai.com
魯公網安備 37021102000304號魯ICP備14035455號-1
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www